官箴碑的产生与流变(一)
发布日期:2020-07-07 09:07 浏览次数: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通与泰安结缘的36字官箴碑,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畏。”但碑末颜伯焘那段跋文却因此人的不良行迹而使其应有的精神光辉黯然失色。

那么,官箴碑是怎样产生与流变的,又给后人哪些启示呢?

一、官箴言的由来

官箴言,源于“人治”社会形成的清官文化和廉吏文化。

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是“人治”社会,虽然历朝历代都有法律条文,但作为统治阶级主导的儒家思想,却将“人治”确定为基本的治国理念,而“人治”不可或缺的内容,就是“德治”。

德治思想贯穿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它的源头始于儒家主张,在儒学的奠基著作《论语》中可以找到充分证据。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中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认为领导者治理国政讲求道德,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定居在天空中枢,群星围绕着它运转。他又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说,用政治领导人,用刑法整齐人,人民只会图幸免而不知耻辱。若治理人民用道德约束,用礼治理,则人民不但有耻辱感,而且还会自己纠正错误。《论语》还记载了季康子问政孔子诸事。“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当季康子问及如何使人民恭敬、忠诚和相互勉励为善的问题时,孔子回答,你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人民,他们就会对你恭敬;你孝顺父母慈爱人民,他们就会对你忠诚;你举用正直的人教育能力差的人,他们就会相互勉励为善了。“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孔子认为政就是正道,你带头走正道,谁敢不走正道?“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季康子担心盗贼太多,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使你不贪图财物,即使奖励盗窃也不会有人去偷的。“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如何?’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季康子问除恶而就善如何?孔子说,你治理国政,怎么能用杀人的手段呢?你心向善,民众自然会向善。君子的品德好比风,小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会顺风而倒。孔子所谓“身其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论语·子路》)的言论,则强调了为政者自身做得正,不用命令别人也会随他去做,若是自己做的不正,虽有命令别人也不会听从。孔子的为政思想集中到一点,就是执政者己身行德,民必从之;否则虽加诸刑法,亦不能使民信服。战国时期的后继大儒荀子也说:“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荀子·君道》)荀子的主要观点是治理国家“法”固然重要,而“人”却更重要。就是说,官吏品格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统治秩序的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兴衰,主张依靠道德高尚的圣贤,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所以,“以德治国”的理念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古代箴言是一种以规劝、告诫为主的言辞或文本,专门针对官吏的称作“官箴”。上述《论语》《荀子》中的一些经典言论可视为官箴言的雏形,但出现比较完善的专门记录官箴的书籍,可首推唐代武则天的《官规》,以后又有后蜀孟昶的《官箴》和宋代吕本中的《官箴》等。这些官箴虽然在表述上各有不同,但核心意旨均是要求官员严以律己、仁以抚民、公以存心、勤以莅事、俭以养德。在表现形式上,或以《官箴》《训政》为题,著成文章;或以《家训》《戒子》为体,付诸文字;或以格言、楹联等形式书写、悬挂。官箴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内涵,对于士大夫而言,它起着警示、训诫、鞭策作用,为历代有识之士所看重。从先秦至清末,官箴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三则:一是当蜀后蜀孟昶的《官箴》:“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后来被宋太祖摘引,令天下郡县皆刻石置于公署之前,流传甚广。二是宋代吕本中的《官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清代学者赵翼在《除亥丛考》中说:“衙署讼堂多书‘清慎勤’三字匾额。”可见影响之大。三是本文开头所说的36字“公廉”官箴,将严、能、公、廉的关系论述的极其深刻,且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故流传广泛,播布甚远。

在封建专制社会中,民众被剥夺了参政权、话语权和知情权,更没有为民众的权利诉求提供公平正义评判的法制保障,所以官员的“公正”和“廉明”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对官员“公”与“廉”的道德期盼,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清官文化和廉吏文化,集中反映了君主时代民众对清明政治和正义廉吏的期待。中国古代公廉文化产生得很早,《荀子·不苟》就有“公生明,偏生暗”之语,《晏子春秋》也有“廉者,政之本也”的记载。


编辑:(赵学法
信息来源:管理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