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箴碑的产生与流变(五)
发布日期:2020-07-29 15:13 浏览次数:

五、官箴铭的启示

从颜伯焘重刻官箴碑到被革职回乡,不过十六七年的时间,前后截然两副面孔。颜伯焘初任陕西延榆绥道台时,立碑自警,给人以廉洁勤政、秉公为民的良好形象,然而当他平步青云、成为封疆大吏以后,却变成了鲜耻寡廉、腐败无能的丑陋模样。其中的变数除封建官场日渐黑暗的环境熏染外,“高处不胜寒”的位尊而腐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在原因。颜伯焘的异化现象,值得后人深思。

颜伯焘的人生轨迹证明,官员的“公廉”仅靠说教约束个人、尤其是约束手握重权的高官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政治长河中,真正符合儒家道德操守的“清官”少之又少的根本原因。在“人治”社会里,统治者期望官员们通过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期达到政权长治久安的目的。然而,符合执政要求和儒家道德规范的公廉之官毕竟凤毛麟角,指望极少数清官廉吏,无力改变贪腐官场规则,更不能扭转“人治”制度必然走向人亡政息的历史趋势。“公廉”文化由统治阶级内部洁身自好的清官创立,它的广泛流布,折射出的是百姓无奈的期盼。把政治清明寄托在清官个人身上,不能不说是封建制度的悲哀。从这个意义上说,官员的“公廉”既要靠自觉的道德修养,如郭晟、年富、顾景祥、颜希深父子等;更要靠铁的制度保障,失去制度这个樊篱,就难以罩住“人欲”这个魔鬼,如颜世第三代颜伯焘等。

尽管如此,“公廉”官箴作为百姓对执政者的美好期望和廉吏自警的座右铭,因其倡导的官德价值具有极强的伦理意义,很自然地融入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被长久继承下来。即便共和制的今天,其精神内核依然熠熠生辉,被纳入“以德治国”的理念。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自幼熟知官箴碑内容,担任总理期间,先后在多个场合向官员推荐西安碑林的官箴碑文,希望每个官员都能明白公廉道理,自觉做到天下为公,廉洁从政。朱镕基总理反复推荐这则官箴,自儆儆人,成为廉政教育的一段佳话。只惜有些官员没能按照朱总理的忠告去做,依然在腐败的不归路上接踵而行,重蹈覆辙。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道德操守问题,也不是德治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从吏治方面查找漏洞,从制度方面弥补缺陷。

 

一阙官箴六百年,流转至今不泯灭,说明公廉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依然是执政者的必备和恪守。企望关进反腐制度笼子里的为官者,能够以官箴言自警自励,以实际行动传承弘扬公廉文化,为清明政治建设率先垂范,掌公正之权,行廉洁之风,留得公廉名声在人间。

 

主要参考文献: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

[民国]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98年版。


编辑:(赵学法
信息来源:管理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